
返回
技术百科
纠偏系统精度特性与影响因素
2025-08-07
1、基础精度范围
伺服纠偏系统可达 ±0.05mm 级定位精度,采用32位CPU驱动直流伺服电机,配合高分辨率传感器实现微米级偏差检测。
常规气动/液压系统精度为 ±0.1mm 级别,受限于滚珠丝杆磨损和机械间隙。
2、关键制约因素
传感器精度:光电/激光传感器分辨率决定最小偏移识别能力,高温环境下需补偿热变形误差。
执行机构刚性:液压缸配合间隙、锥形包胶滚筒摩擦系数(0.3–0.5)影响纠偏稳定性。
控制算法:模糊PID自适应算法可抑制超调,动态进度条显示技术降低人为调试误差达30%。
环境干扰:温度波动1℃可导致钢铁材料10μm/m热变形,振动需抑制至0.01g以下。
伺服纠偏系统可达 ±0.05mm 级定位精度,采用32位CPU驱动直流伺服电机,配合高分辨率传感器实现微米级偏差检测。
常规气动/液压系统精度为 ±0.1mm 级别,受限于滚珠丝杆磨损和机械间隙。
2、关键制约因素
传感器精度:光电/激光传感器分辨率决定最小偏移识别能力,高温环境下需补偿热变形误差。
执行机构刚性:液压缸配合间隙、锥形包胶滚筒摩擦系数(0.3–0.5)影响纠偏稳定性。
控制算法:模糊PID自适应算法可抑制超调,动态进度条显示技术降低人为调试误差达30%。
环境干扰:温度波动1℃可导致钢铁材料10μm/m热变形,振动需抑制至0.01g以下。
上一个: 气胀轴常用材质详解
下一个: 安全夹头工作原理简单说明